每逢节假日,玉环市干江镇总能迎来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,民宿、荷塘主题乐园、玻璃吊桥……吸引他们的,不仅是当地特有的山海风光,也是不断发展的旅游项目,吃、玩、住,样样齐全。
下栈头、上栈头、炮台、白马岙、断岙等沿海区域串联成美丽滨海景观带,村民们看着家门口浇上了水泥路,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。日子美了,钱包鼓了,他们靠着一方绿水青山,挣出了“金山银山”。
近年来,玉环以全力推进新时代美丽玉环建设为牵引,高品位建设美丽乡村、高质量推进“两山”转化、高水平推动农村改革,着力打造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海、记得住乡愁”的“绿岛蓝湾”新风貌,先后获评省深化“千万工程”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考核优秀市、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市。
“五带”引领美丽乡村再升级
在干江栈台车站至栈台码头的路上,沿途可见长达200多米的石刻景观墙,海螺、红目鱼、梭子蟹、竹节虾、鲈鱼……海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玉环是一座独具海韵特色的城市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自然要在理念、规划、形态等方面做足“海”的文章,切实在深化提升中展现“玉环味”。
近年来,玉环凭借“山、海、湾、渔”等特色,加快推进文旦风情带、碧水休闲带、山海诗画带、阳光海岸带、海上观光带等美丽乡村“五带”建设,打破乡村地域限制,初步实现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片、整体提升。
“我们在建设过程中,尤其注重统筹各风光带特有‘美丽资源’,为各村找准功能定位,推动带内各村错位发展、互补发展,实现‘1+1>2’的效果。”玉环市农业农村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以“五带”为主阵地,以环境大整治为主抓手,玉环市积极落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“九个一”标准,精准打好垃圾革命、污水革命等系列组合拳,促进村景、城乡融合。
连续三年夺得治水“大禹鼎”,获评全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核优秀市,便是对其最好肯定。
全域化、标准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发展……如今,玉环市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成从以点为主向点线面结合转变。大花园中的各类特色“盆景”正抱团发展,化为一道道风情各异的“风景”。
多业融合铺就乡村振兴路
近年来,玉环市持续推进山海风光、特色文化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,加快从“环境美”迈向“发展强”,工业、旅游、节庆等产业、资源不断为当地的乡村振兴路添砖加瓦。
走进浙玉渔加99999船的船舱,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加工车间,这里设有4条全自动水产精加工生产线、配备可容纳4000多吨鲜货的冷冻冰库,从鲜虾入舱到蒸煮、烘干、筛选、去壳脱肉再到出盒装成品,整个过程仅需28分钟。
数年前,玉环便探索以工业化的方式组织农渔业生产经营,组建了全国首个海捕虾全产业链海上加工中心,实现从鲜虾生产到出盒装成品的全自动化,延伸了产业链、提高了附加值,解决了渔业产业“低小散”、附加值低等问题,带动拖虾渔船单船年增收60万元以上,2020年实现自营出口1130万美元。
同时,旅游业的发展,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在龙溪镇山里村,当地将文创产业融入乡村建设,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民宿产业,建成慕心海、花涧堂、采菊苑等一批高端精品民宿和人才集聚村落……休闲农业、精品名宿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态不断扎根发展,在玉环,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已然形成。
“乐活节”“闯海节”“文旦旅游节”、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,文旦花开创意园、垟根“柚见山谷”等一批以文旦为主题的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,实现了从卖文旦到卖风景的转变,造就了一个个“网红”打卡地。
改革破题激活乡村建设新动力
干江镇上栈头村以“村集体占股51%+村民占股49%”方式建设的玻璃吊桥观光项目,自2018年12月营业以来门票营业额已达1200余万元,村民股份回报率达38.2%。
“变村民为股东,调动积极性”正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。在此示范下,各地相继衍生出了“工商资本投资,村集体每年3%分红合作制”“多村联建、股份均分”等共建共享模式。
在玉环,“政府有形之手、市场无形之手、群众勤劳之手”实现了同向发力,乡村振兴有了新举措、新动能,增添了新活力。
此外,玉环市主动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,引导将农民手中零散的宅基地、农房委托村集体统一管理、开发利用,让“沉睡的资源”变成优质资产。同时依托当地民营经济先发优势,聚力消薄增收,在全市各小微园区建设标准厂房153.3万平方米,55个村以抱团联购物业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年均收益达400万元以上。
(编辑整理:玉环房产网)